指导单位:北京万方教育管理研究院 万方科技学院
  万方融智—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专业 诚信 快捷 稳妥 竭诚为广大读者服务,为学术创新和期刊出版业发展服务 稿件咨询电话:13693011947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首页    合作期刊    范文数据库    最新征稿启示    期刊常识与写作技巧    办理流程    汇款方式    关于我们
 
 
账 号:
密 码:

验证码:
热线电话:010-81545776
咨询电话:1369301194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邮箱: wfjy2000@163.com
值班编辑:李老师 赵老师
www.wflunwen.com
 CSSCI 期刊
经济管理类   教育类
农林科技类   哲学社会科学类
医药卫生类   政治法学类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经济管理类   教育类
农林科技类   哲学社会科学类
医药卫生类   政治法学类
 国家级期刊
国家级期刊    
 省级期刊
省级期刊    
 
 
 
        万方论文网 >> 范文数据库 >>

关于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发布人:admin 浏览 1217 次【字号 】 发布时间:2012年8月13日 打印本页

    
关于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王德斌
(广东商学院 信息学院,广东 广州 510320)
 
[摘  要]  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诸如待遇和地位低下、缺乏充足和稳定性保证、整体素质和水平不高、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方式方法不科学等问题。为此,要进一步明确辅导员的地位,改善辅导员的待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充实和稳定辅导员队伍;科学构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培训机制,提高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健全辅导员队伍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大力加强辅导员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适应网络化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参与教育管理、培养“四有”人才的重任。当前,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一、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辅导员地位有待提高
当前,虽然高校辅导员基本上都是学有专长的人员,他们年富力强,好学上进,但社会上都普遍存在一种认识,认为辅导员相较于其他高校人员,特别是相较于专职教师,他们地位相对比较低,而这种认识又源自辅导员在高校中的待遇和出路。虽然多数高校对辅导员的工作职能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开展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往往没有按职能规定来执行,造成辅导员工作职能在实际工作中不明确。因此,与同期毕业的教师相比,辅导员在职称、待遇、发展前景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由于工作性质特殊,辅导员工作职能宽泛,内容繁杂琐碎,一些年轻辅导员开展工作时感到工作经验欠缺,同时辅导员缺乏科研项目,也不能从事第二职业,只能获得国家和单位的分配,影响了工作效果。
2.辅导员队伍缺乏稳定性
辅导员队伍地位的相对低下直接带来两个后果:一是辅导员队伍不充足。根据中宣部和教育部的规定,每120-150名大学生应配备一名专职辅导员,据统计,全国78所高校中,有21所高校专职辅导员配备达到教育部规定的1:200的要求。普通本科院校专职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比例平均为1:280,最高为1:130,最低为1:416。但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管理改革的深入,全国高校扩大招生后,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辅导员队伍不但没有壮大反而缩减了,大多数院校没有按相关规定的比例配置,导致我国高校专职辅导员在队伍建设中存在着人数少、任务重、困难多、压力大等实际问题。[6]这对辅导员进行繁冗的日常工作和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日常工作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基础,而学生的思想教育又是重中之重。二者必须同时进行,缺一不可。这在无形当中增添了辅导员的工作负担,降低了他们的日常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专职辅导员人员的缺乏,很大程度上源于辅导员地位低下,很多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当专职辅导员。二是导致辅导员队伍缺乏稳定性。许多辅导员从一开始就抱着“出路就是转行”的想法,导致辅导员队伍呈现出高流动性和不稳定性。从制度上看,辅导员职务、职称评定办法欠缺,高校教职工的晋升途径主要是行政职务或专业技术职称。辅导员的最高级别是科级,特别优秀的能升为院系党总支副书记,但副书记职位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有空缺。专业教师的职称评定有严格的硬指标,每年授课若干学时,发表学术论文若干篇。如果高校辅导员长期从事这项工作,晋升问题得不到较好的解决,在职称和待遇方面就无法与同期毕业的教师相比。
3.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高校辅导员的选拔和任留基本是一些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学生,他们思想素质确实达到了辅导员的标准,专业成绩也比较突出。但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发展的要求、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辅导员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特别是要具备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但目前,高校辅导员大多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科班出身”的,基本理论功底差,担任辅导员以后又没有受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专业训练和专业培训,不具备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所应具备的素质,这样辅导员对学生工作很难作到细致入微,保质保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也明显落后于形势的发展,工作方式也难成系统,很难保证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我国现今设立类似国外学生事务管理专业或正式的培训机构较少,大多数辅导员基本上未经专业学习培训或简单培训直接上岗,明显缺乏从事学生教育管理专业的基本素质和技能。在年龄结构上,大多较年轻,缺乏人生经历和工作经验,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不能满足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4.辅导员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多头现象严重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辅导员队伍都存在严重多头管理的现象,从学生处、院系、团委、教务处、保卫处、财务处,宣传部、组织部、校学生会等都可以对辅导员下达工作指示,只要涉及到学生方面的工作则几乎都离不开辅导员参与。由于高校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不够完善,以及多年形成的“传统”,因而辅导员的职能不同程度地存在“全能”现象,工作不仅涉及大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文体、家庭等方面,而且要参与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例如,部分高校院系的教学办公室常常将本部门的工作指派给辅导员来做,使辅导员实际成了教学办的一员,而各涉及学生工作的职能部门也往往将本部门工作不同程度地落实到辅导员身上,致使辅导的管理职责含混不清,凡是与学生有关的事情就找辅导员来解决,形成严重的多头管理现象。
5.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和方法需要改进
当前高校对辅导员素质的培养,主要以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重心,忽视了对他们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素养的提升和培养。信息素养包含了技术和人文两个层次的含义,从人文层面来讲,信息素养反映了人们面对信息的心理状态,即面对信息的修养;从技术层面来讲,信息素养反映的是人们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1]部分辅导员由于没有受到系统的计算机教育,缺乏信息素养,使他们面临信息劣势的境地,面对飞速发展的计算机和网络科技往往不知所措,上网查询信息很困难,加上繁忙的工作和家庭负担,不少人很难抽出时间进行系统的学习。所以,部分辅导员面临一个尴尬境地:在教育过程中,他所说的东西学生早就知道,而学生嘴里蹦出的新名词和新鲜事却是教师闻所未闻的,更谈不上科学利用网络技术,娴熟驾驭信息能力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了。
二、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
1.进一步明确辅导员的地位,改善辅导员的待遇
辅导员地位的相对低下一是来自主观上社会对其工作性质的片面认识,一是源自辅导员待遇和地位较低的客观现实。因此,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要求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使高校全面认识辅导员工作的性质,给予应有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辅导员队伍中加强宣传教育,教育他们树立勤奋工作、乐于奉献的精神,并对其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使他们从主观上摆脱“二等公民”的阴影。另一方面要在客观上确实提高辅导员的待遇和地位,树立要建设先“服务”的理念。具体讲包括:一要关心支持辅导员工作,提高辅导员待遇,根据合理的分配制度和辅导员的劳动特点,实事求是的确认其正当的利益。二要提高辅导员的工资水平,使之与同期毕业的教师相当。三要增加辅导员岗位津贴,使他们的实际收入不低于同期毕业的教师的中上水平。四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设立辅导员专门办公室,配备必要的工作设备、提供便利的工作条件,促使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得以良好的执行和发展。
2.进一步充实和稳定辅导员队伍
充足而稳定的辅导员队伍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机制以保证辅导员队伍的充实和稳定。首先,必须保证辅导员队伍的充实。辅导员队伍充实的首要保证是辅导员这一职业能够吸引优秀的人才从事辅导员工作,为此必须建立一系列优惠措施和制度以吸引人才。改善辅导员待遇和地位的措施要进一步形成制度,而且要保障落实。其次,要保障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提高辅导员的待遇和地位是保障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为此,还必须建立一整套防止人才流失的措施和约束制度,具体来说,一要将辅导员的待遇与工作年限挂钩,让踏踏实实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人员能切实获得实惠。二要允许辅导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走晋升教师评职系列,并且在职称评定上给予一定的优惠。事实上,目前很多高校已开始实行这一制度,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就在于在职称评定的条件上没有考虑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没有给予应有的优惠。三要建立有效的约束、惩戒机制。有奖励机制就必须有与之配套的约束和惩戒机制,否则奖励机制将形同虚设。四要建立科学的淘汰机制。辅导员队伍的稳定也是动态的相对的稳定,时代需要与时俱进的辅导员人才,因此应根据高教发展的需要和大学生的特点对辅导员进行定期的考核与淘汰。
3.科学构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培训机制,提高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
新形势对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具备三种基本知识——教育学、管理学和人文自然学科的知识;具备三种基本能力——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能力和良好的社会交往的能力。知识的更新和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完善有效的职业化培训机制的确立。为此,我国已出台了一些政策和制度,各高校也在逐步落实和实施。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和《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明确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对辅导员培训从指导思想、培训原则、培训目标、主要任务等多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规划,对各高校根据自己的情况制订相应的实施方案和政策措施提出了要求。[2]2009年1月,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做好2009年招收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将对辅导员专业化培训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3]尽管如此,大量的职业化培训工作还是有赖于各高校长期、自觉、有效地展开,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加强辅导员队伍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管理机制
严格的规章制度、完善的管理机制是搞好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学校要制定和完善辅导员选聘制度、工作条例、目标责任制、政治学习制度、业务学习制度等,以确保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落到实处。要严格落实好选聘制度,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综合素质优良的要求,结合学生工作实际,对辅导员实行严格、规范的考核、考试,把好入口关;组织学习好辅导员工作条例,使他们对本职工作有充分的认识;落实好目标责任制和各学习制度,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努力把辅导员队伍打造成一支政治好、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5.大力加强辅导员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以适应网络化时代的要求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力军,信息化时代要求辅导员除具有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知识能力素质外,还要不断提高信息素养。目前辅导员队伍的培养,在已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基础上,还要接受计算机和网络应用的适当培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信息素质直接关系到其思想教育水平的提高,他们只有具备了优秀的信息意识和能力,才能了解网络环境,并从网络上获取思想政治信息、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并把其用于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去。而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信息道德,才能自觉模范地维护网络信息法律法规,并坚决抵制各种反动、迷信、黄色信息垃圾的传播,也才能真正成为网络时代合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具体讲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要培养他们敏锐的信息意识。辅导员要有感知时代信息的灵敏性和主动性,善于敏锐地捕捉和科学地分析、处理、归类取舍各类信息,有效地传递反馈正确的信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二要培养他们较强的信息驾御能力。辅导员要把自己所掌握的信息,综合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快速有效地传递给教育对象,并自如地运用于教育实践。三要培养他们良好的信息道德和较强的维护信息安全能力。信息道德是指在整个信息活动过程中,调节信息创造者、信息服务者、信息使用者之间相互联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信息安全能力是指教育者善于利用各种信息安全技术来屏蔽不良信息和保护信息不被非法窃取。
,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办理流程  
 

万方融智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智力支持:北京万方融智教育咨询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天合东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wfjy2000@163.com     联系电话:010-81545776    稿件查询:15611272168   工作QQ:2545197423(学术部)1511597931(李编辑)1977530847(赵编辑)

Copyright@ 2012 万方融智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京ICP备120017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