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北京万方教育管理研究院 万方科技学院
  万方融智—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专业 诚信 快捷 稳妥 竭诚为广大读者服务,为学术创新和期刊出版业发展服务 稿件咨询电话:13693011947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首页    合作期刊    范文数据库    最新征稿启示    期刊常识与写作技巧    办理流程    汇款方式    关于我们
 
 
账 号:
密 码:

验证码:
热线电话:010-81545776
咨询电话:1369301194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邮箱: wfjy2000@163.com
值班编辑:李老师 赵老师
www.wflunwen.com
 CSSCI 期刊
经济管理类   教育类
农林科技类   哲学社会科学类
医药卫生类   政治法学类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经济管理类   教育类
农林科技类   哲学社会科学类
医药卫生类   政治法学类
 国家级期刊
国家级期刊    
 省级期刊
省级期刊    
 
 
 
        万方论文网 >> 范文数据库 >>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研究评述

发布人:admin 浏览 1174 次【字号 】 发布时间:2012年9月11日 打印本页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评述
鲁甜[①] 张 强[②]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外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49)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特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和目标的途径。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是当前社会不断发展和人们思想发生巨大变化所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在提倡建设创新性国家中确保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 创新 评述 
    十七大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全面的理解创新在本领域的意义和实现,然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关键的方法创新问题研究却并不多,专著更是寥寥无几,中国期刊数据库中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为主题词搜索到的相关文章从1989-2009年9月仅87篇,核心期刊录入仅仅6篇,这与我们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不相符合的,所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工作一直受到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重视。[1]p412“思想理论教育创新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样,也应该纳入国家整体的创新体系,如江泽民同志强调的:‘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在教育创新中,思想理论教育创新应占有重要地位。”[2]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也是继承和发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的现实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优良传统,作为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同样是党的宝贵财富。然而,仅有继承和借鉴是不够的,只有创新才是目的,才是人类文明得以发展的强大动力。不坚持创新,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就会逐步丧失。[3]p258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是知识经济与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切合实际,切合国际形势和国内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并促使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向着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方向变化发展,就必须实现创新。知识经济引起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化,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课题,同时,知识经济时代使东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加剧,教育对象的思想发生深刻变化,都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创新。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是切合受教育者自身状况,适应人们思想观念变化的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是人的思想变化和发展规律的本质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规律的根本体现。当代社会经济、物质利益、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不可避免地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观念多方面变化,这些变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创新。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指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明确的政治方向,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首要原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体现明确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方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自觉地为实现党的政治纲领和政治任务服务,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的,而且要在实际工作中直接和间接地体现这一原则,并使受教育者理解。
(二)针对性原则。指不仅要改革和创新已不适应新形势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而且要根据当前改革和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情况,根据人们思想观念发生的新变化,有针对性地摸索和创造出适宜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针对性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基本性原则。
(三)求实性原则。求实性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根本原则。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具体地说,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从人们的思想实际出发,按照人的思想行为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客观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四)实效性原则。这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与否的基准和标尺,它从根本上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保证创新方法的实效性也就成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工作创新的关键环节。讲求实效既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出发点,也是其落脚点。实效性原则就是要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这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目的所在。
(五)民主性原则。指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着力引导人们自主地探索真理、明辨是非,最终达到预期的目的。另一层含义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本身必须体现民主精神,发扬民主作风,采用民主方法,从而给人们以实际的社会主义民主教育。这种民主化原则中也同时包含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动和平等的观念。
(六)科学性原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必须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以及采用的方法按照科学理论的指导,符合人们思想行为发展规律。其中包括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思想、人的观念和人的发展等科学的理论。[4]p71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研究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多种多样,但是任何一种方法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同一定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的,时代和条件的变化,对象的不同,原有的某些方法就显得不太适应了,必须加以改进和创新。
    (一)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交流和多向拓展。灌输法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方法,它的本质是思想理论的系统教育和宣传。列宁讲的是灌输的原理而不是灌输的方法,两者不能等同。双向交流方法又称主客体互动方法,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其特征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地位平等,工作过程中信息是双向流动的,工作主体要十分重视工作客体的信息反馈。另外,从灌输到双向交流的结果是具有多向性拓展的,并且形成各部门的多向合力,思想教育的多向方法,信息传递的多向手段。[5]p468
    (二)从传统封闭到现代开放和注重信息与网络应用。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利用网络媒体开放性的特点适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转变,变封闭型方法为开放型方法,借助网络媒体实现育人的目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要信息化,要强化信息网络包络大众传媒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增加信息网络教育,包括信息网络意识的教育、信息网络道德的教育、理想信念的教育、法制教育等。苏振芳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中,网络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具有的重要性,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趋势。
    (三)从显性教育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是指教师通过各种公开手段、公共场所包括课程教学内容等外显的讲解方式,让学生有意识有目的获取显性知识的活动方式及过程,具有大规模性、多渠道性和公开性的特点。[6]p287隐性教育是引导学生在教育性情境中,通过内隐无意识学习获取隐性知识的活动方式及过程,具有愉悦性、知识性、多样性和潜隐性。[6]p287思想政治教育要了解和掌握人们的心理特征,在显性教育的同时,重视隐性教育,抓住各种教育机会,潜移默化的将先进的思想意识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之中。
    (四)从加强理论知识到强化情感心理相融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心理要素,一方面尽可能多的深入到受教育者中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掌握其心理动向,解决其心理困难,缓解其心理压力,运用谈话交心的方式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沟通心灵、交融情感,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另一方面,只有情理交融,把原则性与人情味统一起来,作到理正情真,达到思想的互感。还有学者认为,情感因素的强化,更重要在动之以情的过程中,也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五)从被动教育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自取化。把受教育者当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接受者,还应把他们当作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发出者,要采用适应他们崇尚独立、自主决定的心理的“自取”式手段,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放在他们的周围,让他们自己去切身体会,自主地选择、思考和最终心甘情愿地接受.类似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的自我教育法,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的方法有体系化的发展趋势。
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的评析
结合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研究文献,不难发现,有关论述依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范式。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论述还有待进入真正的实质性研究。反映在从概念到研究的主体结构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探索都不具有指导意义,而且2001年后的不少论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复与效仿。总体上看,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在其范式上大多趋向于围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过程中各个组成要素和主要环节的创新实现路径来展开。其研究趋势的总体特征表现为:研究的视野和深度逐步扩展,由经验性研究向理论性研究过渡。有些研究排除和避免了只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结构要素创新的简单描述,开始上升到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结构上进行系统性把握,并形成体系。与此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今后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基础理论研究不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大多过于强调创新动因来自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缺少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自身探寻其创新的必然逻辑与本质要求。同时,部分研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界定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实效化、现代化等边际模糊,看不出各自应有的差异性与独立性,使得论述松散,概念之间互为套用、随意迁移、似是而非,淡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专业性和学术性。
    2.研究层次有限。现有研究大多趋于经验性的宏观描述,如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原则和内容的很多部分,都比较的重复,不清楚到底应该划在哪个范畴。不少论述一定程度上由于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理解和定位差异导致其研究焦点与研究对象的差异。同时,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的理论基础是浅显的,所能参照或引用的理论是较为缺乏的,其研究水准还处于初级阶段。
    3.粗放型研究方式普遍存在。研究内容趋于简单重复,表现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结构分析,并将其各个要素冠之以“创新”之名,缺少系统性地从这些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来研究。不少文章其研究内容和视角、所安排的结构都基本类似。
(二)今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应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应当在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体系范围内有意识地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基本概念与范畴。既要肯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与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荣共生的关系,又要相互区别,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做出实质性规定。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大名统领一切的泛化的研究局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专业性、科学性和学术性。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研究范式应进一步朝多元化方向深化,不宜过分局限于以现代理念与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单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实现路径来研究。在研究思路上应跳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变革及其相应现代化路径分析这一陈旧思维,将研究视野推广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内,从其理论基础、学科范畴战略地位、社会功能、实施过程与规律、主体客体和内容等来展开深人探寻。
3.对于思想政治方法和思想政治途径的概念界定不清楚,使得方法和途径的内容互相交错、混乱,有待于规范和系统化,这样有利于在普遍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据可依。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根本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途径好比路,而走路中是步行、骑车,还是开车、乘车,这就是方法问题。途径和方法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途径决定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选择依赖于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如课堂教学这条途径,决定了讲授法和说明法是基本方法;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锻炼法、考察参观法则是基本方法。另一方面,方法的改进也会影响途径的发展。例如多媒体信息技术,开辟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4.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越来越多的重视心理学的作用,如何在以后的研究中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特有的性质,处理好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如果没有了心理学的支持还能否保持自己特有的品质,思想政治教育自己特有的创新方法中如何应用心理学和教育学,这些问题都有待继续研究。
5.对于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系统而具体的研究。大多数研究仅是口号式的,只是在进一步确认网络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很重要,但是到底怎么做,怎么做有实效还流于浅表。特别是在出现主体间性的理论后,主体和客体都和以往的概念发生了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该采取哪些进一步的改革和革新,在网络信息时代,就成为我们要继续研究的重大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该突破,应该不同于以往的模式,构建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①] 鲁甜(1980—),女,山西人,西安外事学院马列教研室 讲师,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②] 张强(1978—),男,陕西人,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博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 ,,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办理流程  
 

万方融智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智力支持:北京万方融智教育咨询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天合东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wfjy2000@163.com     联系电话:010-81545776    稿件查询:15611272168   工作QQ:2545197423(学术部)1511597931(李编辑)1977530847(赵编辑)

Copyright@ 2012 万方融智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京ICP备12001766号